月月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舞蹈 比赛 提高
查看: 502|回复: 2

存款超过50万请认真阅读 银行破产或将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0 22: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谁 于 2014-1-10 22:58 编辑

银行资讯中国新闻周刊[微博] 2014-01-10 09:07



“银行破产”,狼真的要来了。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近日报道,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北大经济国富论坛”上表示,银监会正在酝酿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


以前,针对国内的商业银行谈“破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就是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破产仿佛也只是欧美国家在面临的难题。



不过最近,这样一个词汇成了国内金融界的热门话题。银监会1月6日召开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会上表示,今年将扩大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至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


对此,斥巨资投资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史玉柱赶紧发微博说:现在发起民营银行没啥意思。理由如下:1.即将新批的民营银行,都不是全牌照银行,业务范围被控制得很窄。此银行非彼银行;2.运营地域被限制的很小;3.新银行需要经历3-5年的亏损,净资产会大幅缩水;4.新办银行的核心团队至少需要三年的磨合才有战斗力;互联网银行除外。


有没有意思,这是银行家担心的事。而老百姓应该关注的重点,是银行要“自担风险”了。


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


最大赔付额度可能是50万元



阎庆民表示,“未来要让市场说话、让资本说话,如果商业银行最后资不抵债,就会退出。”


什么意思呢?通俗理解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但赔偿有一定限额。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储户在单个银行的存款,最大赔付额度可能是50万元,超过这一限额的存款部分,将得不到赔偿。


按照央行计划的50万元限额,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假如储户在单一银行的存款不高于50万元,万一银行破产倒闭,储户将获得与实际存款金额相等的全额赔偿;如果存款超过50万元,则最多获赔50万元,超出部分或者不能获得赔付,或者像美国和中国台湾一样,按一定比例赔付。


此外,限额保险赔付金额究竟是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还是只赔付本金,目前尚无明确信息。


杭州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储户一定要做好两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不能再迷信银行不会倒闭了,要有风险意识,把银行当作一般企业来看待,经营得不好,一样会关门。二是储蓄方式转变,大额存款尽量分开存放,也就是鸡蛋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万一一家银行发生风险,也不至于损失过大。


只赔存款,不赔理财产品;只赔个人,不赔企业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标准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自身发生危机时(如兑付风险、破产等),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一旦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等事件,储户存放在银行的资金不至于颗粒无收。


存款保险制度并不是新生事物。1929-1932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先后有近万家商业银行受冲击倒闭,存款人损失严重。1933年,美国通过《银行法》,据此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已投保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人提供保护,目前为大多数存款账户提供10万美元全额保险,部分退休账户达到25万美元,超出限额的按比例赔付。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有数十家商业银行轰然倒下,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公司“兜底”,必定引发更大的恐慌。目前,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只有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没有建立。


在我国,国家一直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担保人,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也是老百姓对银行有天然信任感的原因所在。但这并不代表金融机构就不存在经营危机,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海南发展银行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关闭,境内居民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金融机构将自身兑付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必须支付一定的保险金。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通行的一个做法是,只对自然人存款承担赔付责任,企业存款不在赔付范畴之内。并且,随保对象是储户的各类存款,但不包括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产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2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理财产品变脸 超高收益产品元旦后难寻

银行资讯四川在线-金融投资报2014-01-09 09:48

理财产品收益频破“7字头”,私人银行理财主动放低身段,抢客户……在2014元旦前,银行理财产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理财产品热,让蓉城投资者们热血沸腾。

不过记者注意到,随着银行揽储动力的减小,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开始回落。记者走访蓉城多家银行了解到,与上个月相比,本月新发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小幅下滑。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元旦后理财产品略有回落,但真正的大幅度下降或将在春节之后才会出现。

年前:为考核银行大肆揽客

每年12月底都是各家银行的考核大限,在面临了两次“钱荒”之后,2013年的银行并不“太平”,但对于投资者们来说,年末无疑是投资理财的大好时机。

记者发现,由于2013年底资金面相当紧张,除了中小银行纷纷上调理财产品收益外,2013年的理财市场让一些国有大银行也“不淡定”起来。特别是原本门槛定位都比较高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在元旦前也纷纷开始主动放低身价,向普通投资者敞开大门。

“我仅投了10万元就买到了一款原本私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1个月左右收益能接近6.7%。”市民冯女士很高兴能赶在元旦前成功“秒杀”一款高端理财产品。对此,成都某国有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私人银行的产品认购起点至少也要在50万元以上,同时还需要客户的资产证明,一般要求达到500万元以上。

“元旦前几天,银行疯狂揽储,很多家银行的高端理财产品不停‘跳水’,更有甚者最低仅需5万元即可成功认购,”有银行业内人士称,在那个时候,银行对于资产证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苛刻,可谓为了跨年的最后一搏。

年后:难寻超高收益产品

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上周五,46家银行共发行了429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报告减少29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82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94%,略低于上周的5.98%,下降0.04个百分点。“现在还有部分6%以上的理财产品,下周估计在5.3%-5.8%左右。”光大银行成都某支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该行下周理财产品会有所下调。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该行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6.2%,比此前的6.5%已经有所缩水。

记者从多家银行看到,蓉城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已不大多见7%以上的高收益。不少国有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接近6%,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大都在6%-6.2%左右徘徊。同时,记者在平安银行官网也看到,该行之前一直以7.8&到8%的理财产品位居榜首,但目前看来,其最高理财产品收益已经回落到6.9%。

另外,以兴业银行2013年12月24日-25日发售的某款圣诞秒杀版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预期收益率曾一度高达7.6%,然而该行近期发行的同类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只有6.3%。“每年12月底是银行的考核大限,熬过了这个时点,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会有所回落。另外,前不久央行出手释放了资金,减轻了银行压力,一定程度上也为理财产品降了温。”上述成都某国有银行理财师分析,至少近1个月,理财产品收益不会再像半个月前那般“疯涨”。

判断:春节后收益会大降

“过段时间可能会降至5%左右。”另一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年终银行考核时点一过,各网点揽储压力暂时缓解,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小幅下调。

此外,近日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下行,暂时度过资金危机,也使银行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定价。

业内人士称,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在每年年底达到顶点,元旦后虽然小幅走低,但从全年来看依然处于高位。在农历新年期间,银行的流动性不会有大的宽松,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降幅不会很大。“虽然近期理财产品不会继续冲高,但春节前仍是银行的销售旺季,所以近期理财产品应当还是能够保持较高位运行。”某股份制银行高级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近期购买理财产品可将中短期理财产品与长线产品进行混搭,来锁定收益。

另外,有银行理财专家指出,随着2013年年终考核时点的结束,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已放缓,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是必然的趋势。不过,由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且春节期间银行通常会再次面临资金压力,因此短期内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会大幅度下滑。“元旦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降幅并不大,春节过后,理财产品高收益或将大幅回落,甚至将重回5%下,市民可以选择三个月或半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来投资。
发表于 2014-1-11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真的要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月月乐艺术中心

GMT+8, 2024-12-27 15:38 , Processed in 0.0914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