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舞蹈 比赛 提高
查看: 409|回复: 0

[人民日报]铲除"神医"生存的土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8 2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继张悟本之后,又一位“养生明星”马悦凌被赶下“神坛”,其养生书籍也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不合格图书下架。  先是靠出畅销书成名,再贴上“养生大师”的标签敛财,最后都落得身败名裂——这几年,从吃红薯的林光常,到吃茄子的张悟本,再到生吃泥鳅的马悦凌,一个又一个伪专家沿着相似的走红路径,循环往复地上演闹剧。这不禁让人深思:当张悟本被曝光时,乔装的马悦凌为什么没有被审查?此起彼伏的“神医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
  “神医”滋生的土壤在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与健康素养偏低之间的矛盾。养生是中国人数千年持续不断的文化基因之一。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更加高涨。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93%的受访者日常比较关注养生保健类信息,希望通过了解和学习提升身体素质。然而,我国首次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仅为6.48%,也就是说,100个人里能辨别健康信息真伪的不足7人,从而给伪专家们以可乘之机。养生市场乱象提醒我们,在鱼目混珠的养生书籍下架后,我们是否能提供受大众欢迎的正规医学科普著作?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健康素养是一种重要能力。一个人健康素养的高低不在于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能否根据自身健康需要,主动寻找并正确判断相关信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年来,我国健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医疗投入重治疗轻预防,医生习惯于坐堂行医,似乎没有时间再对患者进行医学科普。
  健康是人最宝贵的财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政府重视是关键。二战结束后,欧美日将精力集中投入经济建设。许多企业为提高效益,让员工不断加班,导致员工生活、饮食不规律。更糟糕的是,人们将这种工作状态当成自然状态,丢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们发现,经济发展卓有成效的同时,国民身体素质变差了。于是,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掀起维护国民健康的热潮。日本甚至在《饮食教育基本法》中,将“饮食教育”作为一种生存能力,放在“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之上,从娃娃抓起,且范围非常广,包括我们比较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经过几十年努力,这些发达国家国民健康素养大幅提升。
  近几年,我国对公众健康素养给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卫生部下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一系列规范养生保健类图书出版的措施。但是,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让更多的医学专家深入基层、走进大众、占领医学科普阵地,才能铲除所谓“神医”生存的土壤。

来源:人民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月月乐艺术中心

GMT+8, 2024-12-26 14:12 , Processed in 0.0984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