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洪振快
洪振快 历史学者
“太像了”——— 广东茂名监狱官员贪腐手段竟与300年前北京刑部监狱官吏贪腐手段如出一辙,这是我看到有关新闻后的第一感觉。
据1月1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茂名常务副市长疑涉陈绍基案被查》,一名曾在茂名监狱服刑的犯人曝光了监狱内的种种贪腐手段,捅开了大墙之内的惊天黑幕,之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监狱长、政委、副监狱长、纪委书记全被免职,狱政科长及三名监区长被依法逮捕。被曝光的监狱官员贪腐手段,包括买卖服刑监区、买卖刑期等。这些手段都是300年前的老办法,没有想到到了21世纪的今天竟然还在运用,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真让人有“时空倒置”的虚幻感觉。
所谓买卖服刑监区(或服刑岗位),就是让犯人出钱,以便从条件较差的监区调换到伙房、医院、集训这三个“犯人最为向往的”的监区。“集训监区的领导及其他一些跟监狱上层领导有较好关系的科室或监区领导,‘就使出浑身解数来拉拢一些较有钱的犯人’,让他们的家人送钱来,以让犯人留在这三个监区服刑。”
在大约300年前的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方苞因为曾给同乡戴名世的《南山集》作序而被卷入清代著名的文字狱———“戴名世案”,被判处绞刑,关入刑部大牢。刑部大牢是帝国最高级别的监狱,可称“帝国第一监狱”。“犯人”入监,首先存在被关押在哪个监区的选择问题。“帝国第一监狱”的监区有两种:“老监”和“现监”。“老监”和“现监”条件不同,差别很大。
“老监”有四个,“现监”只有一个。每个“老监”有五间房。正中那间是看管犯人的狱卒住的,墙上有窗户可以透光,屋顶有天窗可以通气。周围四间是牢房,没有窗户和天窗,不见天日,空气不流通,而关押的犯人更是常常多达200多个。犯人拥挤,臭气熏天,传染病流行,几乎每天都有三四个犯人死亡,多的时候甚至每天有十几个,死了就从牢墙的洞口拖出去。所以进了“老监”,就等于是走进了鬼门关,什么时候接受阎王的召唤,谁也没有办法预料。
“现监”的条件要好得多,它们是一些木板搭建起来的房子,空气流通,犯人较少,没有传染病的威胁。
根据正式规定,“老监”是用来关押重案犯的,那些大盗、惯偷、杀人重犯应该关入“老监”。“现监”则给正在打官司而没有结案定罪的人、被案件牵涉的人、证人,以及犯轻罪的官员住,类似临时拘留所,所以它不像关押重案犯的牢房那样结构牢固且密不通风。被关押在刑部大牢里的“犯人”,其实也不一定是有罪的人,或者是因案牵连,比如方苞本人;有些则是证人,比如某人因儿子不孝控告他儿子,左右邻居是证人,因此也被牵连关押。按道理,这些人应该住“现监”。但是规定是规定,怎么执行却要看狱卒们的意思,是关在“老监”还是关在“现监”,狱卒们有决定权。显然,关押在“现监”,那自然是“犯人最为向往的”,是一种犯人们求之不得的“待遇”。而能不能享受这种“待遇”,就要看你花不花得起银子了。于是,服刑监区的选择,就成了“帝国第一监狱”的狱卒们最重要的贪腐手段。
狱卒们所定的“潜规则”是,要进“现监”,得花几十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是几千块钱到一两万块钱。这个标准与茂名监狱调换服刑监区的价格非常接近:在2003年至2005年,集训监区是4000元至8000元;医院与伙房两个监区是8000元至12000元。
茂名监狱“就使出浑身解数来拉拢一些较有钱的犯人”以调换服刑监区,这个思路与300年前的刑部监狱也是一样的。按方苞了解到的情况,当时犯人入狱,狱卒“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所谓“中家以上”,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些较有钱的犯人”,狱卒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拉拢”他们,这些犯人家庭没有办法,“皆竭资取保”,看来狱卒们的目的是达到的。
今天的监狱何以和300年前的监狱在贪腐手段上如此相似,这大概可以归到权力的运用上。所谓权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福利的能力。这种影响能力表现为自由裁量的空间比较大,用清代人的话说,是“人命可出可入,讼狱可上可下,盗贼可拘可纵,帑藏可侵可渔,处分可轻可重,铨选可疾可滞,人才可升可降”。在出入、上下、拘纵、轻重、疾滞、升降之间,留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利用这种空间,加以出神入化的运用,利用被裁判者关心切身利益的心理,权力就具有了让人生畏的力量。清代的狱卒们深谙此道,今天的人比古人聪明,运用之妙自然也不逊古人。
茂名监狱除了买卖服刑监区,还可以买卖刑期。据说,花钱买减刑在犯人中是“习以为常”的事。“减一年花1万,如果再多减3个月,3000元一个月。”按照规定,服刑期间犯人劳动成绩的好坏是能否减刑的重要参考标准。而成绩好坏是由监狱管理人员评定的,这种评定就有很大的出入、上下、轻重、升降的空间,所以这种空间也被拿来卖钱,给钱可以评为积极分子,获得减刑。
茂名监狱官员贪腐手段与300年前刑部监狱官吏贪腐手段的高度相似,这种让人有“时空倒置”虚幻感觉的现象的存在,不仅说明古今官吏在权力的运用上思路完全一致,也说明了权力来源、权力监督等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似的情形。
|